第五章 拔香头子(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烧春县位于大陶东南地区的亥栗省治下的明月府。

    当今皇上登基的第四年,也就是君政四年时,大陶东南四省的田赋加到了每亩一石。大陶的农业税以直接征收粮食为主,南直隶和亥栗省素来合称鱼米之乡,向全国出售粮食,那些土地肥沃的地区只当这是个重大的负担,要勒紧裤腰带过活;但明月府并不位列其中,相比丰饶平坦的稻田,这里出产的更多是山区和荒地,这多加的每一粒粮食所勒紧的,是他们脖子上的套索。

    于是在君政四年的十二月,在秋粮征收的截止日期前不久,烧春县有十几个农民选择了抗税,他们选了座山头,盖了个草房起名叫忠义堂,当时连牌匾都没钱挂,直接就此开始了落草为寇的生涯——他们的行为得到过当时的烧春县令竺明辉的同意,竺明辉还给他们临时赞助了一笔启动资金,不是拿来做匾的,是为了让他们有能力吓跑下县来亲自征粮的官员。

    这伙土匪当时的老大姓高,所以被称作高家寨子。

    四十一年后由一个姓白的人当了一把手,因为白姓是国姓,所以不能叫白家寨子,又因为烧春县只有这么一伙山匪,所以就被叫成烧春寨子。

    这就是烧春山寨的由来了:总之,烧春山寨自诞生,就与反抗暴政重税、勾结地方官府紧密相连。

    说是土匪也好,说是好汉也罢,一伙集团想多做点事,好事也做、坏事也做,那就不是一般定义所能尽述的了。如果下地帮老乡种田,那他们就会变回农民;如果有实力不济的商队路过,他们也会做土匪的传统行当,去索要一笔“过路费”;如果需要帮同乡抢水、去跟强行征粮征兵的官府人员谈判,那他们就会变成民间武装集团。如果定位为后者,还可以兼职做做保镖什么的。考虑到这年头很多四十年前做过正经生意的镖局也开始拦路劫财,那反向思考,一伙土匪去保镖,也不算太离谱。

    随着战乱频起,移民南下,烧春寨子也不只有烧春县的人,外地人也多了起来——

    典型如路冬山,他的母亲躲过了东安罗的侵略,却没有躲过大陶自己的军队。在那些暴徒对她施暴之后,路冬山就起誓宁死不与这群人为伍。

    白道宁自己也很心虚,毕竟他自己也是南逃来的,他也很清楚大陶不是一个让平民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