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月心里也惊了一下,一本书够农家吃两三个月了,古代读书太费钱。
李晚月扫了眼货架上的墨条,脑子灵光一闪,问道:“请问这墨条最便宜的多少钱?”
“六百文一块,就算天天练字,这一块墨也能用两个月左右。”
李三栋再次震惊,这比手指头也大不了多少的一块墨条就要六百文?还是最便宜的?那贵一些的要多少?
果然,能读书的都不是一般人家。
李晚月在店里环视一圈,最后看到暗黄色的草纸,厚着脸皮问道:“这草纸怎么卖?”
伙计不厌其烦的回答:“一百文一捆。”
“帮我拿一捆。”
“好的。”
李晚月付了一百个铜板。
出了书铺,李三栋才问:“姐,咱又不会写字,买这草纸做啥?”
“有用。”
“哦。”李三栋见他姐没再说别的,也没问,自家姐现在是有见识的人,肯定有她的道理。
李晚月心想,若是李三栋知道她买这纸只是用来上厕所,会不会吐血,谁家这么败家,可她真的受不了竹片。
这个虽然不够软,但也比竹片好。
李晚月脑海中想着墨条的制作方法,她对传统工艺很有兴趣,前世关注的博主,就有这些手工制作的视频,因着学习书法的缘故,闲下来时也试着做过。
若是鹿角熬成胶,用来制成墨条,再卖,应该能挣一笔。
对于镇上书院条件不怎么好的读书人家,就算墨的质量差也不会太在意,能写字就行。
且她自信,她做的墨条不会太差。
想到这,她又跑了几个铺子,买了些皂角,明胶,朱砂,玉屑等,手里的三两银子,转眼就剩一两了。
同时了解到,这里没有洗发液,没有香皂,只有澡豆,一小盒只有两小颗,就要一两银子,且不耐用。
看来只能自己做了。
幸好有牙刷和牙粉,牙刷五十文一支,小盒牙粉五十文,省着点用能用一个月,大盒一百文。
果然穷人不配拥有,但她必需拥有。
因为铜板有限,她只买了一支牙刷一小盒牙粉,花了一百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