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2 年立夏,中原大地的农村一片生机勃勃。我为乡村振兴忙乎了大半辈子,如今退居幕后,看着村里的智能灌溉系统有条不紊地给庄稼送水,年轻人在新修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里讨论着最新的种植技术,心里满是欣慰。
我的儿子顾家启和儿媳刘瑶都是顶尖的科研人才,在城里的科研机构工作。他们现在正投身于大脑神经元重构和人脑精神意识修复的新的研究项目,前些日子取得了初步实验成功,可离最终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这几天,儿子儿媳回了老家,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傍晚,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我给大家端上刚从井里捞出来的西瓜,清甜的瓜香瞬间弥漫开来。“爸,这次回来,其实我们有个事想和您商量。”顾家启放下手中的西瓜,神情有些严肃。我心里“咯噔”一下,看他这模样,估计不是小事,“啥事啊?你说。”
刘瑶接过话茬,“爸,我们的研究现在到了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实测数据和稳定性验证。我们想找个合适的实验对象,这样成功的把握会更大。”我点点头,示意他们继续说下去。顾家启深吸一口气,“爸,我想让大姑去做这个实验。您也知道,大姑被精神病折磨了这么多年,每天都靠吃药维持,太痛苦了。如果我们的研究能成功,说不定能彻底治好她。”
听到这话,我的手猛地一抖,西瓜差点掉在地上。姐姐的病是我们家多年的痛,她年轻时受了刺激,从此精神就不太正常。早些年,家里为了给她治病,花光了积蓄,可病情总是反反复复。“这……能行吗?这可不是小事,万一……”我有些犹豫,心里既想救姐姐,又担心实验有风险。
顾家启连忙解释:“爸,您放心。我们的实验已经在动物身上做了无数次,安全性有一定保障。而且我们的团队都是行业内顶尖的专家,会全程密切监控大姑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这对大姑来说,说不定是个摆脱病痛的好机会。”
刘瑶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爸。我们实在不忍心看着大姑继续这样受苦。而且这也是为了更多像大姑一样的患者,我们的研究成功了,就能帮助更多人。”我沉默了,望着院子门口那两棵银杏树,思绪飘远。回想起姐姐发病时的痛苦模样,心里一阵绞痛。良久,我咬咬牙,“行,我去和你大姑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