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年问他有没有算过下来两个月,挣到手多少钱了?
表舅因为进货也要钱,前期也有购买设备调料花的钱和把这个院子盖起来的材料费……七七八八算下来,竟然已经回本,足够他们填回之前付出的钱。
湘儿算是家里的文化人了,拿出账本就直接当着赵丰年的面盘点起来。“最近半个月纯挣了一千一百多,
之前流水更大,但是您说先前投入多少、哥嫂又给我们帮扶了多少那都不叫盈利,
现在呢,现在不但回本,哥也说每个月从家里挣千把块跑腿费……咱们这个熏鹅目前这一片区域都是空白的,没有竞争对手,少说还能挣个一年半载,
一个月按照两千来算,一年咱们能挣两万了,在老家种地,一样撇开吃住,我们一年能挣两万多吗?您觉得净赚这么些钱,是少吗?”
那得多大口气才敢说少啊。
还有不少人一个月还只拿百呢。
“这还是您用料实在,良心满满。”赵丰年说:“外头用那些不好的肉,都有味儿了的冻品做的卤料,那挣的速度更快,
别小看您这个买卖,良心一抛开、成本使劲压低,再扩大点成本,一年二十来万都是小意思,为了二十来万,人家叫你一声干爹怎么了?
可您想过没,你弄出来的口碑和目前这个良好市场,被人用劣质品顶替后,你用什么跟人家打价格战?
只要吃不死,你就说是不是老百姓更愿意买便宜的东西吧,你成本四十然后卖六十一只,人家卖三十,你拿什么比?”
这一番算账和敲打下来,表舅也渐渐理清楚了他觉得熏鹅的手艺没什么,但是在社会上他这份没什么的心思会给他自己造成多少损失?
“那我以后都不见那些人了?然后我少卖点?反正一年有个五六千就够了……”
赵丰年摇摇头:“目前就你们一家三口加班加点做吧,其实迟早也会有人复刻的,就说说咱们老家来这儿工作的也不算少,万一也回去把消息告诉老家人,难保会有其他懂熏鹅的下来分杯羹,您现在就冒着劲儿抓好质量的同时输出数量,外面采买活鹅以及销售的事我跟你合作几个月,走一步看一步吧。
尽早弄出个店铺来,以后哪怕没办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