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元渊蒙冤命陨落 梁军得胜势难挡(1/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且说北魏刚平定了沃野之乱,除掉了一个叛军首领。

    但莫折念生、胡琛两股势力仍在作乱,朝廷不得不分兵征讨,等待天下太平。

    可谁也没想到,这边还没打完,那边又冒出两股叛军。

    乱局越闹越大,简直像野火一样烧个不停。

    第一路是柔玄镇的乱民杜洛周,他在上谷造反,自称“真王”;

    第二路是五原的降户鲜于修礼,在定州起兵,改年号“鲁兴”。

    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向朝廷,魏廷赶紧调兵遣将:

    派幽州刺史常景为征虏将军,和幽州都督元谭去讨伐杜洛周;

    又命扬州刺史长孙稚为骠骑将军,与河间王元琛一起北上对付鲜于修礼。

    两路人马,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仗打了几个月,情况却不太妙。

    元谭的部队先溃败了,朝廷换李琚顶替,结果李琚战死,最后派了于荣接手。

    幸好于荣能打,局面才稳住。

    另一边,长孙稚和元琛互相看不顺眼,配合得一塌糊涂。

    长孙稚的军队刚到滹沱河(hutuo hé),就被鲜于修礼埋伏,死伤惨重。

    元琛袖手旁观,愣是不救,害得长孙稚大败南逃。

    事后两人互相告状,结果双双被撤职。

    朝廷没办法,只好换广阳王元渊当大都督,让章武王元融和将军裴衍做副手,继续打鲜于修礼。

    元渊是太武帝的曾孙,和城阳王元徽是堂兄弟。

    可这元徽戴了顶绿帽子——他老婆于氏和元渊私通。

    元徽管不住老婆,只能把气撒在元渊身上,恨得牙痒痒。

    元渊刚带兵出征,元徽就跑去向胡太后打小报告:“太后,元渊这人靠不住,说不定要造反!”

    胡太后一听,赶紧密令章武王元融暗中防备。

    没想到元融转头就把密旨给元渊看了。

    元渊气得直跺脚,立刻上书揭发元徽:“陛下,元徽这厮专害忠臣!

    他不仅污蔑我,还耽误剿匪大业。求您把他调出京城,省得他拖后腿。

    这样我才能专心杀敌!”

    胡太后把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